- 先用溫泉水做個「暖身浴」,從腳淋起,慢慢往上,肩膀全身都要用溫泉水潤濕;最後用溫泉水澆淋頭部,尤其冬天入浴之前的暖身浴是很重要的,可預防腦貧血的產生。
- 靜靜地進入浴池中泡,剛開始只泡到胸口部份,就是我們所說的半身浴,約浸個3-5分鍾左右,再慢慢泡到肩膀高度,進行全身浴。漸進式的入浴法,可以避免腦充血的現象。
- 泡湯的時間長短,視溫泉的溫度而定,如果汗流浹背、心跳加快,則可先起身休息個5~6分鍾後,再繼續第二回合泡湯。在不影響別人的情形下,可以在溫泉水裡行走,緩緩地活動膝蓋等關節,也可用腹部吸吐氣,做腹肌運動,抑或閉起眼睛做頭部上下左右的迴轉運動。
- 如果溫泉水愈熱,浸泡時間愈長、次數愈多,將使肌膚的水分油脂流失加劇,通常以浸泡15分鍾為宜,可反覆多次入浴,一天泡湯不要超過三次,如果流太多汗,或是脈搏一分鍾跳動達120下,表示泡過頭了。
- 入溫泉浴池之前,能有約一小時的靜養時間再入浴,最為洽當,因為溫泉的成分強,泡湯如做運動一般。
- 年紀較大或是心臟較為衰弱者,最好不要採坐姿浸泡,而是將浴槽邊緣當枕頭,手腳舒展開來的浮漂方式入浴,以免有心慌或胸口悶的情形發生。
- 泡湯時,應避開高溫的溫泉出水口,以免燙傷。適溫的溫泉浴可以持久地泡,更為有效。依皮膚承受力,水溫 35-42度最為適中。
- 安靜身心,全神貫注讓溫泉浴的化學和物理刺激,在體內形成有益的作用,達到溫泉泡湯的休養之道。
- 溫泉浴畢,可用乾毛巾將身體擦乾;除非皮膚敏感型者,否則溫泉浴完不要用清水將溫泉凝脂沖掉,也可持續保溫效果。
- 為了達到最佳溫泉湯治效果,入浴完後當溫泉的新陳代謝作用仍然旺盛時,最好能休息60分鍾,讓溫泉的刺激作用在體內繼續進行。
- 入浴前後要多補充水分,以保持體內平衝,並避開浴後暴飲暴食。
- 入浴後,不要喝咖啡、濃茶或是抽煙、喝酒等增加刺激的行為,以延長並增進溫泉的湯治效果。
|